央企上云覆盖率达%运营商三朵云增速放缓
本报记者谭伦北京报道
随着年中业绩陆续公布,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半年表现全部出炉。
整体营收与净利润上,三家均继续保持增长,且营收幅度相近约为3%,而在利润增长幅度方面,其中中国联通以高达11.3%的增长率领跑,并连续八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中国移动营收5467亿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5.3%,预期全年营收再破万亿元。中国电信营收2660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8.2%。中国联通营收1973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11.3%。
而在具体业务上,此前高速增长的云业务和最新的AI收入受到关注。业绩显示,上半年,天翼云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20.4%,占服务收入比升至22.4%,仍旧在三大运营商云市场保持榜首,移动云收入达到504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IaaS PaaS收入份额稳居业界前五,联通云收入实现317亿元,同比增长24.3%。
此外,《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涵盖AI的数字化创新业务方面,三家增速均超过总营收增速,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中国移动表现最为突出,数字化业务收入达1471亿元,同比增长11%,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31.7%,较上年同期上升2.4%。
“三朵云”增速突降
虽然平均增速企稳在20%左右,但过去三年一直在狂飙突进的运营商“三朵云”显然增速下降不少。根据已公布财报,2023年,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三家的增速还分别为67.9%、65.6%、41.6%。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1—4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则显示,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只有16%,这也在年中财报前预告了其增速的下滑。
对于增速突降的原因,电信分析师付亮向记者表示并不意外。“随着过去几年高速的增长,目前运营商云积累的规模基数已经很大,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实现去年同样的增速较为困难。”付亮表示,如果单以市场份额的绝对值来看,可能今年并未低于去年太多。
同时,杨光认为,经济周期和环境也对运营商云业务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运营商云的客户主力还是在政企市场,因此,政企IT支出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可忽略。”杨光指出,运营商本身云业务的增长可探空间,也随市场潜力的充分挖掘在接近高点。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副主任苏越近日透露,云计算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已成为央国企发展的新引擎。国资委数据显示,当前中央企业上云覆盖率达到了86%。其中,市场方面,央国企上云市场呈现集中度高、覆盖面广的特点。据本次调研数据,国内头部云服务商与运营商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
杨光认为,央国企是运营商云的主力客户,而在央国企外的市场,竞争也框定在包括阿里、腾讯、华为、三大运营商在内的六大玩家中。“整体来看,国内公有云市场的竞争其实已经进入较为激烈的状态,这一点从此前的降价就能看出来。”杨光表示。
今年2月,阿里云曾宣布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其100多款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的官网价格平均降低20%,最高降幅55%,涉及计算、存储、数据库等,随后引发一些头部云厂商跟进。而在全球,AWS、Azure和谷歌云等巨头也都曾多次启动降价来争夺市场。
不过,随着经济环境复苏,杨光认为,这一趋势会相对好转,但运营商云可能仍需要面对此后增长放缓的常态。而在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孙迎新也表示了乐观。在他看来,移动云整个增长态势没有变,根据发展阶段和内外部形势的变化,移动云正在不断调整能力和结构,从规模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
AI分两路推进
增速虽然面临挑战,但云业务的开拓无疑为运营商打开了新的思路。苏越透露,上云过程中,AI技术的应用为央国企带来了智能化、自动化新机遇,当前至少有超过40%的央国企正在积极布局AI与人工智能应用。
作为向新型科技服务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式,AI也是运营商去年以来强调的创新业务之一。虽然尚未单列收入数据,但其涵盖在运营商的数字化业务中。其中,中国移动数字化业务收入达到1471亿元,同比增长11%,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31.7%,较上年同期提升2.4%;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737亿元,同比增长7.2%,占服务收入比达到30%。
记者梳理发现,在目前的AI探索中,运营商的路径主要分成两条:一是以大模型为主的业务生态,二是以智算中心为主的基础设施布局。“大模型主要针对行业市场应用的布局,而智算是与云一起,作为底层基础设施,为云网一体的战略服务。”杨光表示,二者是目前运营商进军AI的两大方向。
据财报公告,截至目前,在大模型方面,中国移动布局了40个细分领域的高性能行业大模型,上半年发布了17个自研九天行业大模型,政务、物联水利、社会综治等多款行业大模型实现应用落地;中国电信已有32个行业大模型、服务客户超过7600家;中国联通在近期正式推出元景大模型2.0版本,形成35个行业大模型和100多个标杆应用。
在付亮看来,目前全行业对大模型尚处在探索阶段,明确的商用模式还未出现,且不同运营商在AI业务收入上的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异,因此很难评断谁目前做得更好,但针对行业市场进行开拓的思路是类似的,就跟此前通过5G赋能行业一样,要先从行业客户身上找寻价值,而消费领域的挖掘则可能在远期。
智算方面,中国移动目前通用算力规模达8.2EFLOPS,智能算力规模达19.6EFLOPS,投产京津冀等区域首批13个智算中心节点;中国电信的“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能力已接入39家算力合作伙伴各类智能算力合计22EFLOPS,其中上半年智能算力增加了11EFLOPS,中国联通全网智算算力达到10EFLOPS,并打造了新一代网络——算力智联网AINet。
与网络一样,大模型和智算基础设施的投入直接大幅增加了运营商的资本开支。以中国电信为例,其此次公开的半年资本开支甚至同比增长了13.5%。对此,央企上云覆盖率达%运营商三朵云增速放缓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虽然大模型短期不会有太多的直接商业变现,但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如果没有大模型研发和自己的万卡集群将非常被动。
对此,瑞达恒研究院资深分析师王清霖向记者表示,在国家主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作为国内央企排头兵的运营商承担算力基础设施的投入是主责之一,但从回报本身来看,AI目前的商业前景也是诱人的,运营商作为科技领域的龙头服务商,融入这一大潮也是必然趋势。
从5G迈向5G-A
云与AI两大创新业务的登场,以及5G建设高峰的过去,让五年来运营商主导的5G网络建设显得暗淡不少。但随着5G-A投入持续,运营商最核心的移动网络业务仍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在最新财报中,三大运营商都公布了最新5G建设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229万个,其中与中国广电共建共享的700MHz5G基站70.5万个;中国电信5G基站总规模超131万个,新增共建共享5G中高频基站超10万个,5G网络实现全国乡镇及以上区域深度覆盖率提升7.4%;中国联通5G中频基站超过131万个,低频基站达到78万个。
“从数据上看,三家的5G部署都已经进入深度覆盖阶段,也就是阶段性补充,这与此前三大运营商集体表示将陆续削减5G开支是对应上的。”杨光表示,虽然5G-A的出现对5G市场会重新有一波拉动,但运营商的主要方向目前还是会聚焦在创新领域。
记者注意到,目前,中国移动宣布已在国内超280座城市推进5G-A商用部署,年内将扩展至超300座城市;中国电信方面表示持续加强5G-A战略布局,全面推进5G-A能力升级,协同完成Redcap、载波聚合超百城规模部署;中国联通则已在超百个城市实现RedCap、载波聚合等5G-A关键技术的商用部署,同时也在加强前瞻性信息技术研究,并发布了5G轻量化商用模组。
“整体来看,市场对目前5G的关注点还是落子在用户新增数据上。”付亮表示,三家目前统计口径仍旧不同。根据运营商最新公布的7月运营数据,目前中国移动5G网络客户数约为5.28亿户,中国电信为3.4亿户,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累计为2.79亿户。
但在新增数据上,中国移动5G网络用户今年7月净增1374万户,前7个月累计净增6315万户;中国电信5G套餐7月净增312万户,前7个月累计净增2109万户;中国联通5G套餐7月净增288万户,前7个月累计净增1934万户。
付亮表示,所谓5G下半场,还是将目光从5G建设转向5G用户市场的过程。“目前来看,在5G应用还聚焦于行业阶段的当下,5G消费市场还是会沉寂一段时间。”他指出,这是运营商在投资5G-A过程中会面临的同样问题。
(编辑:张靖超审核:李正豪校对:颜京宁)